挖耳草,入药部分菊科天名精属植物金挖耳(烟管头草)和倒盖菊(大挖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干燥全草,茎具细纵纹,表面绿色或黑棕色,被有白色茸毛;折断面粗糙,皮部纤维性强,髓部疏松,最外一层表皮易剥离。叶多破碎不全,两面均被茸毛。头状花着生于分枝的顶端,花梗向下弯曲,近倒悬状,花梗上附有叶片。有香气。以新鲜、色绿、无老茎者为佳。

挖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挖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治咽喉肿痛,乳蛾,痄腮,风火牙痛,痈肿疮毒。
1、《滇南本草》:“泻诸经实热、客热,清咽喉热毒肿痛、风火牙痛、乳蛾痄腮,排脓溃散,伤风头痛,虚劳骨蒸,小儿惊风发搐、角弓反张。”
2、《草木便方》:“解热毒,涂无名肿毒,风寒湿痹肿痛。”
3、《四川中药志》:“能发汗,治疟疾及喉痹。作外用可洗一切黄水疮、疥疮、脓泡疮及痔疮。”
4、《云南中草药》:“治小儿肺炎,泌尿道感染。疮疖用鲜叶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