菝葜,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z china L.的干燥根茎。秋末至次年春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片,干燥。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茎。
性 味
味甘、微苦、涩,性平。
归 经
归肝、肾经。
功 效
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的功效。


主 治
用于小便淋浊,带下量多,风湿痹痛,疔疮痈肿。
相关配伍
1、治筋骨麻木:菝葜浸酒服。(《南京民间药草》)
2、治消渴,饮水无休:菝葜(锉,炒),汤瓶内碱各一两,乌梅二个(并核捶碎,焙干)。上粗捣筛。每服二钱,水一盏,瓦器煎七分,去滓,稍热细呷。(《普济方》菝葜饮)
3、治小便多,滑数不禁:金刚骨为末,以好酒调三钱,服之。(《儒门事亲》)
5、治沙石淋:菝葜二两。捣罗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服毕用地椒煎汤浴,连腰浸。(《圣济总录》菝葜散)
6、治乳糜尿:楤木(鸟不宿)根、菝葜根茎各一两。水煎,分早晚二次服。(《全展选编.传染病》)
用法用量
10~15g。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