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灯笼[1] ,又名:山姑娘儿;红姑娘,在河北坝上地区为主产地。锦灯笼为茄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果皮,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能。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有野生,但不主要作为药用。药用去掉种子,主要使用果皮,其味很苦。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顶端渐尖,微5裂,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气微,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
形态特征
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茎多分枝。叶互生,卵形
至卵状心形,长4~8cm。宽2~6cm,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5裂;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6~10mm,5浅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纹;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2室。浆果球形,绿色,直径约1.2cm,外包以膨大的绿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阔卵形。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疏肝。主治:肝气不舒,肾炎,肝炎;坏血病、痰热咳嗽。
医用验方
用锦灯笼草研末,开水送服,同时以醋调药末敷喉外,可治热咳咽痛。此方名“清心丸”。
用锦灯笼叶贴疮上,可治痔疮。
用锦灯笼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可治肠胃伏热。
锦灯笼鲜果捣烂外敷,或干果研末调油外敷,可治疗天疱疮。
锦灯笼果实5个,木瓜片4片,大枣10枚,车前草2棵,水煎服,日1剂,连服7天,后改为隔日1剂,治慢性肾炎,一般服20剂可愈。
锦灯笼果实水提物有抗癌作用,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果实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醚溶性、水溶性成分对蛙心均有加强其收缩的作用,并能引起微弱的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