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指机体的阳气虚损,或阳气的温煦、推动、气化等机能减退,气、血、津液等运行迟缓,机体呈现一派寒象和衰弱的病理状态。形成阳气偏衰的主要原因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累过度而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等。
阳虚体质的特点为形体白胖或面色苍白无光泽,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极易出汗,唇色淡,舌色淡红,舌苔白滑。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不断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背冷痛,下利清谷;男性易发生阳痿滑精,女性因宫寒易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阳虚体质的人关键在补阳,祛阳法寒,温补脾肾。五脏之中,肾是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所以当着重补肾脾。其养生方法有以下几种:
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肝气虚则恐”,意思是肝脏功能差的人,容易恐惧,又指出: “心气虚则悲”,这是说心脏功能低下的人在精神上常常有悲哀的情绪。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因此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消除忧悲、惊恐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环境调摄:此种体质的人多身体寒冷,怕寒喜暖,耐春夏不耐秋冬,所以阳虚体质者应特别重视环境调摄,提高自身抵抗力。有人指出,若在夏季进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钟所得的紫外线将能使用一年。对于年老及体弱之人,夏季不要在外露宿,不要让电风扇直吹,也不要在树荫下停留过久。
加强体育锻炼:因为“动则生阳”,春夏秋冬,每天运动1—2次,具体项目因体力而定。耐寒锻炼,最好从夏天开始,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适宜的运动方式有: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人参莲肉汤
入冰糖,再将碗放入蒸锅内,隔水蒸炖l小时。食用时,喝汤,吃莲肉。人参可连续使用3次,次日可以再加莲子、冰糖和适量的水,如前法蒸炖和服用,到第三次时,可连同人参一起食用。其功效是补气益脾,对气虚体质的人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