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子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及毛蚶的贝壳。又名蛤壳,瓦屋子,瓦垄子,蜡子壳,花蚬壳,瓦垄蛤皮,血蛤皮毛蚶皮。原动物①魁蚶又名:魁陆,魁蛤,毛蛤,大毛蛤,赤贝;②泥蚶又名:灰蛤,垅蛤,粒蚶、瓦垄蛤,蚶子(俗称)。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
【功能主治】
化痰,软坚,散瘀,消积。治痰积,胃痛,嘈杂,吐酸,癥瘕,瘰疬,牙疳。
①《日华子本草》:"烧过醋淬,醋丸服,治一切血气,冷气,癥癖。"
②《日用本草》:"消痰之功最大,凡痰隔病用之。"
③《丹溪心法》:"能消血块,次消痰。"
④《纲目》:"连肉烧存性,研敷小儿走马牙疳。"
⑤《医林集要》:"去一切痰积,血积,气块,破癥瘕,攻瘰疬。"
⑥《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小儿佝偻病,肺结核,淋巴结核等症。"
⑦《山东中草药手册》:"制酸止痛,治溃疡病。"
【别名】蚶子壳、毛蛤、瓦垅
【来源】本品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 、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 的贝壳。秋、冬至次年春捕捞,洗净,置沸水中略煮,去肉,干燥。
【制法】 煅瓦楞子:将洗净的瓦楞子放锅内,上盖一口稍小的锅,缝隙处用黄泥封严,不使漏气,上面锅底贴一白纸并压以重物,煅至所贴白纸变黄,取出晾凉,碾碎即可。亦可将瓦楞子放坩锅内或其它器皿中,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晾凉,碾碎即可。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宜久煎),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取瓦楞子5两(煅),甘草1两,共研细末,每次10克,每日3次,饭前服。或每次20克,于节律性疼痛发作前20分钟服药。经治疗124例,疗程最短20天,最长56天,结果治愈59例,占47.58%。治愈标准是主要症状消失,潜血阴性,病情经长期观察稳定,X线检查壁龛消失或球部变形在治疗前后稳定不变者。好转者48例,占38.79%。好转是指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潜血转阴或弱阳性,X线检查龛影缩小或不消失,球部变形不稳定者。无效17例,占13.71%。总有效率达89.19%。有些病例服后5分钟即能缓解疼痛。一般无副作用,个别病例有颜面浮肿、尿血、尿混浊和泌尿系感染复发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