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大骨头汤是大家常喝的汤之一,因为骨头汤里含有大量的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钙,尤其老人与小孩最为适合。下面为您介绍两款大骨头汤的家常做法,同时告诉您大骨头汤煮的好吃的窍门。

家居做骨头汤十分简单方便,猪排骨、猪脊骨、筒子骨(四肢骨)、猪蹄或牛骨、羊骨、鸡鸭骨等动物骨骼,都可成为骨头汤的原料,配上适量的配料,如莲藕、海带、白萝卜、黄豆、生姜等共煨汤;或是单用骨头煨汤,汤成后稍加过滤,捞去骨头,加入蔬菜,放入粉丝、大白菜、黑木耳等,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就是一碗味道鲜美可口,具有保健功效的骨头汤了。
喜欢吃浓味者,也可加入调料(桂皮、肉蔻、丁香、小茴香、花椒、大料、葱、姜等)慢慢煨,可再加一些黄酒去腥增香,大约两小时后汤成,再用温水泡些胡椒粉,用纱布过滤,倒入汤中,适度加一些盐提味,再焖一小时,撇去浮油。这样熬出的骨头汤汤鲜肉嫩,营养丰富,清澈透明,味道鲜美。喜欢吃辣者,可放入适量的辣椒油,则别具风味。
中医食疗强调喝汤的同时吃料,民间也有“原汤化原食”之说,就是汤和煮汤的食材结合起来食用,营养才更充足,调理功能才更有效。既可以吃骨头上的肉,也可用骨头汤煮面条、馄饨以及做成其他的汤料饮用。
排骨藕汤
猪排骨1500克,莲藕1000克,盐、醋适量。将带有脊骨的猪排骨剁成小块,莲藕切成滚刀块。将猪排骨置于沙锅中,加水淹没骨料5~8厘米深,加少许食醋,盖上盖,先用大火煮沸,沸后加入莲藕烧开,再改小火煨1~2小时即成(高压锅煨30分钟即可)。食用时取出适量加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
棒骨蘑菇汤
取棒骨1500克,香菇、小萝卜、香菜、葱、姜,盐、鸡精、白胡椒粉适量。将小萝卜切成片,香菜切段,沙锅点火倒入水,放入棒骨,煮至开锅后撇去浮沫;将香菇、小萝卜、葱、姜放入锅中,小火炖20分钟,出锅前加入盐、鸡精、白胡椒粉调味,撒上香菜即可。
香浓骨头汤
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葱结1小扎,生姜1小块,黄酒50克。将扇子骨、直通骨、尾脊骨、碎骨洗净,然后投入开水锅,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将骨头取出,放入温热水中,用抹布将骨头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头缝里的血沫、杂质,都要去掉。然后将直通骨劈断,劈开两片,出尽骨髓,放在锅中,用细网筛过滤原汤,加入葱、姜、酒,用大火烧开,再一次撇去浮沫,转小火炖至2小时后即好。
大骨头汤煮得好吃的窍门
1、煮骨头汤时加一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2、煮的时候中途千万不要加冷水,以免汤的温度突然下降导致蛋白质和脂肪迅速凝固变性,影响营养和味道。
3、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肉的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得里外层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另外,不要过早放盐,盐会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葱、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适量就好,否则会影响汤汁本身的鲜味。
4、如果觉得骨头汤就这样喝太油腻,可以加点海带或者冬瓜、萝卜,就不会腻了。还可以将少量紫菜置于火上烤一下,然后撒入汤内,也可去除油腻。
5、在煮汤的过程中要注意撇去汤面上的浮末、浮油,否则最后煮出来汤会很难看。
6、还有,要想汤清、不浑浊,必须用微火烧,使汤只开锅、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会使汤里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汤汁自然就浑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