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要设法在情绪平静中开始每一节动作,并且把所有杂念抛在一边或停止可能分心的活动。
在开始每天的练习前,您可选取喜欢的形体姿势静坐一下,以便身、心平静下来进入瑜伽神态,也就是尽您最大可能做到。
心、身松静自然,姿势、呼吸、专注形体动作的能力要诚实自然、动静相兼。静是练习的前提。
只有心与身的安宁,才能促使形体动作和内在体能流动的和谐,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本应流畅富有节奏感的形体动作演绎成停顿且生硬的感觉;意气相随,是指用自己平和专注的思维活动去影响体能在体内的配置状况,从而提升体能的受控程度,促使形体姿势的表达与相应的体能有机配合。
上虚下实,是指习瑜伽者通过对心灵的控制,达至体能机制的合理配制虚灵,下体脐以下充实的目的。
初习者不必过于拘泥于此,只需在习瑜伽中加持此信息,假以时日,自然而然达此境界。
若能如此,您不仅将能从瑜伽中获得对身体的益处,而且在一天的其余时间里,您内心里都将洋溢美的感受和宁静的心绪。

6、动作的正确表达:是以您现时身心舒适极限内所能完成的动作量,为您现时正确表达。
身心舒适极限值随着习瑜伽进程的不断深入会发生向前或往后变化,即您今天在舒适极限内完成的形体动作,明天您有可能不能完成此形体动作,这是您身心调整的因故,都是正常的表达,因为,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建立各种调节和适应机制,以便迎合您不断进步的需求,明智的作法还是坚持只完成到您感觉舒适许可的极限便是最好。
我们认为,完成形体姿式要做到适度,关键在于思维方式、呼吸受控程度以及形体姿势、时间等方面都不可强行为之,要以自然、舒适为度。
7、虽然瑜伽对身心健康极为有益甚至还可治愈身心某些疾病,但前提条件是您对瑜伽有很高的造诣,或身边有资深瑜伽大师的指点才能达到目的。
一般习瑜伽者光凭做一招半式就想把它治好是不现实的,还望初学者彻底取消这种念头,脚踏实地,务实、坚定地从一招一式做起,循序渐进。
按照练习的要求,坚持锻炼,持之以恒,不可操之过急。假以时日,必将有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同时,我们认为执业医师对心、身疾病及生理因素不适宜习瑜伽的建议及忠告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