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食谱
      四季养生 疾病预防 养生视频 养生常识
      水果养生 两性养生 奇闻异事 养生图库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 
  远志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的功效,远志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乳房肿痛,但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远志,远志可内服:煎汤,30-10g;浸酒或入丸、散。远志外用:适量,研末酒调敷。 
   
  1、远志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神农本草经》 
  2、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以其气升,故同人参甘草、枣仁,极能举陷摄精,交接水火。《本草正》 
  3、远志杀天雄、附子毒。《本草经集注》 
  4、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本草纲目》 
  5、远志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名医别录》 
  6、远志行气散郁,并善豁痰。《本草再新》 
  7、远志治心神健忘,坚壮阳道,主梦邪。《药性论》 
  8、远志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癎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滇南本草》 
  9、远志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日华子本草》 
  10、远志治一切痈疽。《本草纲目》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远志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和西伯利亚远志的的根,远志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的功效,远志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 
食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远志的食用方法: 
  远志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0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酒调敷。 
  远志用药禁忌: 
  1、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远志。 
  2、远志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本草经集注》 
   
  远志茶 
  功效: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失眠、梦遗;咳嗽多痰;痈疽疮肿。 
  材料:远志5g、花茶1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不用茶。 
  来源:传统药茶方。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远志酒 
  功效:能托散诸毒,治一切痈疽发背,疗毒,恶候浸大,治乳痈尤效。 
  制法:上药研末三钱,加酒一盏,调和,取上清液。 
  组成:远志(不以多少,汤洗去泥捶去心) 
  用法:饮酒,以药渣敷痈处。 
  来源: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远志粥 
  功效: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适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健忘,失眠多梦,咳嗽痰多,难以咯出及乳房肿痛,痈疽疮毒等。 
  组成:远志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远志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2——3天。 
   
  远志枣仁粥 
  功效;宁心安神,交通心肾。用于心肾不交的不射精症。 
  材料:远志肉10克,炒枣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如常法煮米做粥,煮沸后即放入远志、枣仁。 
  用法:每晚睡前做夜宵食用。 
   
  人参远志饮 
  功效:益气养心、益智明目。 
  材料:人参10克,远志30克。 
  做法:人参10克,远志30克,共杵为末。 
  用法:每包8克,每次1包,沸水冲泡代茶饮,连服7——10天。 
   
  远志散1 
  功效:主治虚劳。心虚劳损,羸瘦,四肢无力,心神昏闷。 
  组成:远志30克(去心) 白术30克 肉桂45克(去皱皮) 人参30克(去芦头) 鳖甲45克(涂酥炙令黄,去裙襕) 天门冬30克(锉去心,焙) 杜仲30克(去粗皮,微炙令黄,锉) 川椒30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牛膝30克(去苗) 白茯苓30克 薯蓣30克 山茱萸30克 柏子仁30克 生干地黄30克 石斛30克(去根,锉) 黄耆30克(锉)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3克,以温酒调下。空腹时服,一日二次。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远志散2 
  功效:主治风厥,多惊骇,背痛善欠。 
  组成:远志(去心)1两,人参1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黄耆(锉)1两,桂(去粗皮)1两,熟干地黄(焙)半两,菖蒲半两,白术半两,防风(去叉)半两。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五。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2钱匕,空心、晚食前以温酒调下。 
   
  远志散3 
  功效:主治茎中痛,及囊缩,津液不行。 
  组成:远志(去心)、五味子(焙)、蛇床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药末5钱,水3升,加葱白3寸,同煎3-5沸,去滓,热淋渫。 
  来源:《御药院方》卷八。 
   
  远志汤1 
  功效:治心经受病,多汗恶风,善怒,口不能言,其状但得偃卧,不可倾侧,闷乱冒绝汗出,风中於心也,唇色正赤,尚犹可治,急灸心腧百壮;或青黄不定,面色(目亭)(目亭)战栗动者,不可治。 
  组成:远志(去心.二钱半) 人参(去芦.半两) 石菖蒲(半两) 羌活(去芦.半两) 细辛(洗.去苗.半两) 麻黄(去根.半两) 赤芍药(一两) 白术(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不拘时服,日二次。 
  来源:明代方贤著《奇效良方》。 
   
  远志汤2 
  功效:主治久心痛。 
  组成:远志(去心)1两,菖蒲(细切)1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远志汤3 
  功效:主治心虚烦热,夜卧不宁,及病后虚烦。 
  组成:远志(去心)1钱2分,黄耆1钱2分,当归1钱2分,麦冬1钱2分,石斛1钱2分,酸枣仁(炒)1钱2分,人参7分,茯神7分,甘草5分。 
  用法:水煎服。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四。 
   
  远志丸1 
  功效:主治胆热多睡。 
  组成:远志3分(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苦参3分(锉),马头骨灰3分,茯苓3分,菖蒲半两,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铁粉半两。 
  用法:上为末,入朱砂等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食后煎木通汤送下。 
  来源:《圣惠》卷三。 
   
  远志丸2 
  组成:远志(去心,炒) 山药(炒) 熟地黄 天门冬(去心) 龙齿(水飞)各180克 麦门冬(去心) 五味子 车前子(炒) 白茯苓 茯神(去木) 地骨皮 桂心各150克 
  用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时温服,用酒或米汤送下。 
  主治:心肾气不足,惊悸健忘,梦寐不安,遗精,面色无华,足胫酸疼。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远志丸3 
  功效:主治虚劳惊悸,神气不宁。 
  组成:远志(姜汁腌,取肉焙)1两,茯神(去木)1两,黄耆(炙)1两,熟地黄(洗)1两,人参1两,石菖蒲半两,当归3分。 
  制法:上为末,粟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米饮送下。 
  来源:《直指》卷九。 
   
  远志丸4 
  功效:主治眼生钉翳,日月深久。 
  组成:远志(去心)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茯苓1两,柏子仁1两,车前子1两半,决明子2两,细辛半两,茺蔚子2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心及夜临卧时以粥饮送下。 
  来源:《普济方》卷八十引《圣惠》。 
   
  远志丸5 
  功效:补损益气。主治肾脏虚乏,久感寒湿,因而成痹。 
  组成:远志(去心)1两,山芋1两,肉苁蓉(去皴皮,酒浸,切,焙)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石斛(去根)1分,天雄(炮裂,去皮脐)1分,巴戟天(去心)1分,人参1分,山茱萸1分,泽泻1分,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分,茯神(去木)1分,覆盆子1分,续断1分,生干地黄(焙)1分,桂(去粗皮)1分,鹿茸(酒炙,去毛)1分,甘草(炙,锉)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牡丹皮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五味子1分,杜仲(去粗皮,炙,锉)1分,蛇床子1两,楮实(微炒)1两,黄耆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九。 
   
  远志莲粉粥 
  功效:补中,益心志,聪耳明目。适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症。 
  材料:远志30克 莲子15克 粳米50克 
  制法:先将远志泡去心皮与莲子均研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远志和莲子粉,再煮一二沸。 
  用法:随意食用。 
  来源:《良方》 
   
  辰砂远志丸 
  功效:消风化痰,镇心安神,主治风痰上扰,惊悸眩晕。 
  组成:石菖蒲(去须,洗) 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 人参(去芦) 茯神(去木) 川芎 山芋 铁粉 麦门冬(用水湿润,去心) 天麻 半夏曲 南星(锉骰子大,麸炒黄) 白附子(生)各30克 细辛(去叶) 辰砂(水飞)各1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用生姜150克取汁,入水煮糊,丸如绿豆大,别以朱砂为衣,晒干。每服30——50粒,夜卧时用生姜汤送下,小儿减丸服。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二。 
相关阅读

进入营养百科栏目

热门文章

回到久久养生网首页

推荐阅读
回顶部
@ Copyright 2015 久久养生网(m.99x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