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食谱
      四季养生 疾病预防 养生视频 养生常识
      水果养生 两性养生 奇闻异事 养生图库

  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服用中药或中成药时多要用药引子来送服,那么中医里药引子有什么作用?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
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
  中药的药引子在中药汤剂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经络使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药引子”犹如向导,它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就是说“药引”的特殊作用,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有向导之妙用。
 
  一般而言,这些药引均是极普通的食品,如大枣、生姜、葱白、酒、醋、蜂蜜等,但它们起着引药归经,解除药物的毒性,增加疗效,改变汤剂中某些异味等作用。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如下:
 
  1、引经作用
 
  药引可引导药物对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的六味丸,常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因为咸味可以引导药物入肾。
 
  2、增强疗效
 
  药引可提高主药的疗效,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方中,常以或葱白为药引,增强发汗解表作用;又如补气利水的,加健脾利水的为引,可提高利水功效。
 
  3、解毒作用
 
  有些药物有一定毒性,加入引药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如生南星、生半夏加;乌头、附子加饴糖为引,均可降低毒性。
 
  4、缓和药性
 
  有些药物作用猛烈,加药引可缓和药性,并保护正气。如葶苈泻肺汤中,以为引,缓和葶苈的烈性,达到泻肺而不伤肺的目的。
 
  5、保护脾胃
 
  有些药物可刺激胃肠道,使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或出现胃肠道反应,加药引可保护脾胃。如清热解暑的白虎汤苦寒败胃,常加大米为引以护胃扶正。
 
  6、改变异味
 
  有些中药味苦或有异味不堪入口,可加药引矫味。如诸多中医处方中常以为药引,因为能调和诸药,并起矫味作用。
 
  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
 
  下面再介绍几种药引子的用量用法,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
 
  药引子的用量用法
 
  1、生姜汤
 
  常用于送服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等病症的中成药或中药汤剂。一般用生姜3、5片。水煎取汁,温热送服中药即可。
 
  2、稀米汤
 
  主要指粳米汤或糯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损伤,常用于送服寒性较重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一般用粳米或糯米适量熬成稀粥,取上层汤汁,趁温热送服药物即可。
 
  3、蜂蜜水
 
  常用于送服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中药。一般用枣花蜜或槐花蜜5~10毫升,冲入温水300毫升,送服药物即可。另外,蜂蜜还能减少中药苦味,使中药更好入口。
 
  4、大枣汤
 
  常用于送服益脾胃、养心安神的中药。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取汁,送服药物即可。
 
  5、淡盐水
 
  常用于送服补肾药,一般取食盐1~2克,加温水300毫升左右,溶于水后送服药物。
 
  6、葱白水
 
  常用于送服治风寒感冒、鼻炎,痘疹类病的药物。多以大葱白1~2段(每段约一长)切碎,煎水取汁送服药物,或入汤剂同煎。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药方中的药引子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乱用。
相关阅读

进入营养百科栏目

热门文章

回到久久养生网首页

推荐阅读
回顶部
@ Copyright 2015 久久养生网(m.99x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