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食谱
      四季养生 疾病预防 养生视频 养生常识
      水果养生 两性养生 奇闻异事 养生图库

  九味羌活汤的功效。九味羌活汤,中医方剂名。那么九味羌活汤的功效是什么?九味羌活汤的功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方剂名】
 
  九味羌活汤
 
  【出处】
 
  《此事难知》
九味羌活汤的功效_九味羌活汤的作用
  【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各9克,细辛3克,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各6克。
 
  羌活
 
  【用法】
 
  九味畋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方歌】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方解】
 
  本方证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束于肌表,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寒湿相搏,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见项强及肢体酸楚疼痛;内有蕴热,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均为外有表证,内有蕴热之征。治宜散寒除湿,兼清里热。方中羌活辛苦温,人太阳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善除太阳经之风寒湿邪,利关节,止痹痛为君药。防风主人少阳、厥阴经,祛风除湿;苍术发汗祛湿,善除太阴经寒湿;两药相合,助羌活散寒除湿,共为臣药。细辛善治少阴头痛,川芎善治少阳厥阴头痛,白芷善治阳明头痛。此三味合用,能发散风寒湿邪,行气活血以止头身疼痛。上药相合,为“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黄芩、生地黄清泄里热,监制辛燥之品伤津,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九味药配伍,共奏发汗祛湿,宣痹止痛,兼清里热之功。
 
  【功效与作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症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
 
  【配伍特点】
 
  一是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正如《顾松园医镜》所说:“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二是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原书服法中强调“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明示本方药备六经,通治四时,运用当灵活权变,不可执一,对后世颇有启迪。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四时感冒风寒湿邪,表实无汗而兼有里热的常用方,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加减化裁】
 
  若湿邪较轻,肢体酸楚不甚者,可去苍术、细辛以减温燥之性;如肢体关节痛剧者,加独活、威灵仙、姜黄等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湿重胸满者,可去滋腻之生地黄,加枳壳、厚朴行气化湿宽胸;无口苦微渴者,生地、黄芩又当酌情裁减;里热甚而烦渴者,可配加石膏、知母清热除烦止渴。
 
  【使用注意】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医方考》: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成时气病,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方。羌、防、苍、细、芎、芷皆辛物也,分经而治: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大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而防风者,又诸药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热,而甘草者,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中之热也。
 
  2、《退思集类方歌注》:诸药气味辛温,恐其僭亢,故用黄芩苦寒以监制之,甘草以调和之。生地、川芎引诸药入血祛邪,即借以调营。徐灵胎嫌生地寒滞,易以当归。甚是,宜遵之。
相关阅读

进入营养百科栏目

热门文章

回到久久养生网首页

推荐阅读
回顶部
@ Copyright 2015 久久养生网(m.99x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