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的营养成分
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每100克栗子含含糖及淀粉62~70克,蛋白质5.1~10.7克,脂肪2~7.4克,碳水化合物40~45克。生栗子维生素的含量可高达40~60毫克,熟栗子维生素的含量约25毫克。栗子另含有钙、磷、铁、钾等无机盐及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多种成分。
现代医学认为,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老年人如常食栗子,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板栗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新鲜栗子容易发霉变质,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所以,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中医学认为,栗性甘温,无毒,有健脾补肝,身壮骨的医疗作用。经常生食可治腰腿无力,果壳和树皮有收敛作用;鲜叶外用可治皮肤炎症;花能治疗瘰疡和腹泻,根治疝气。民间验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肾亏,小便弱频;生栗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脓毒的作用。
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
同时常吃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经常食用有强身愈病。
板栗的适用人群
栗子一般人均可食用,特别适合有高血压,患有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慢性腹泻,腰酸背痛,腿脚无力,小便增多,体寒体弱,气管炎等人群食用,特殊人群如孕妇 产妇也可食用,但婴幼儿由于肠胃发育未全,栗子入食容易引起膨胀,不好消化,则需慎食。若小儿口生溃疡,生疮时则可适当食用栗子。栗子含糖高,含大量淀粉,因而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或需要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