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 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油柑子、庵罗果、牛甘果等。余甘子树耐旱耐瘠,适应性非常强,喜光喜温。产新时间: 一月,二月。生长期1~3年。
余甘子树生长于海拔200至2300米的山地疏林,多见于日照强烈的向阳处,耐旱耐瘠,适应性极强,可在树上挂果保鲜6-8个月之久。 由于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它超高光防护力与超强抗氧化力,维生素含量更是苹果160倍、柑橘的100倍,具有高效的美白力。

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
余甘子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 缺乏症。
在藏药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余甘子的营养价值
1.余甘子果实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 ,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pp等,尤其富含维生素C,其含量可达 0.6%~0.92%,春季果实含量最高,有时甚至可达 1.82%,该含量是苹果维C含量的160倍,同时也是柑橘含量的100倍,仅次于水果维生素C 之王的刺梨。
另外,还含17 种氨基酸,包括了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总含量达 185mg/100g,主要有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 赖氨酸。
此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含量比苹果丰富,主要有硒、锌、钙、磷、铁、钾等。
2.余甘子种子含脂肪酸26%,主要包括: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