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又名:恶实、大力子、东洋参,又名东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从中国引进并改良成食物,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在台南要求当地农民大量种植,主要原因是台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质、北回归线气候加上有名阿里山延脉造就其当地牛蒡得天独厚的珍贵性,台湾已作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发祥地之称。属桔梗目,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宽卵形,长达30厘米,宽达21厘米,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成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浅褐色。花果期6-9月。主要分布于中国、西欧、克什米尔地区、欧洲等地。中国牛蒡的种植主要产地分布于江苏省和山东省,江苏省的徐州丰县、沛县,山东省的苍山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规模较大。

别名:恶实、荔实、牛菜、大力子、牛子、蝙蝠刺、东洋萝卜、东洋参、牛鞭菜
禁忌人群:脾虚便溏者禁服
适宜人群:一般人均群可食用。
牛蒡的功效与作用有:
1、牛蒡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
2、牛蒡根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且含量较高,尤其是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氨基酸含量高,如具有健脑作用的天门冬氨酸占总氨基酸的25%~28%,精氨酸占18%~20%,且含有Ca、Mg、Fe、 Mn、 Zn等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癌、抗突变的作用,因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广泛的药理活性。
3、牛蒡茎叶含挥发油、鞣质、粘液质、咖啡酸、绿原酸、异绿原酸等。牛蒡果实含牛蒡甙、脂肪油、甾醇、硫胺素、牛蒡酚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脂肪油占25%~30%,碘值为138.83,可作工业用油;药理实验表明,牛蒡甙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菌的作用,能治疗热感冒、咽喉肿痛、流行性腮腺炎等多种疾病及抗老年痴呆作用。
4、牛蒡可增强人体内最硬的蛋白质“骨胶原”,提升体内细胞活力。
5、牛蒡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可产生三十种以上物质,其中“多量叶酸”能防止人体细胞发生不良的变化,防止癌细胞产生。
6、牛蒡可促进体内细胞的增殖,强化和增强白血球,血小板,使T细胞以3倍的速度增长,强化免疫力,提升抗癌之功效。
7、牛蒡促使体内磷钙及维他命D在组合上之平衡,维持人体成长。
8、牛蒡能清理血液垃圾,促使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防止老化,使肌肤美丽细致,能消除色斑,黑褐斑。
牛蒡的营养价值
牛蒡的肉质根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每l00克鲜菜中含水分约87克,蛋白质4.1-4.7克,碳水化合物3.0-3.5克,脂肪0.1克,纤维素1.3-1.5克。胡萝卜素高达390毫克,比胡萝卜高280倍。维生素Cl.9毫克。在矿物质元素中含钙240毫克,磷106毫克,铁7.6毫克,并含有其它多种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