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骨是位于乌贼背部的一块骨头。咸、涩,温。入肝肾三经 。中医用做止血药,最早记载于中医的第一本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乌贼骨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有治疗吐血、呕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的作用,乌贼骨用药禁忌是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乌贼骨;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性味归经j咸、涩,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生肌祛湿。
【功效特点】本品质涩性燥,功能收敛燥湿、止血、止带,用治肺胃出血、便血及妇女肝肾不足、冲任不固之崩漏、赤白带下等证,均有良效。因其能制酸止痛,现临床多用于治疗胃炎、溃疡病胃酸过多,效果较著,但多服久服常可引起便秘,须适当配伍润肠药。外用有燥湿生肌止血之效,可治外伤出血、疮多脓汁、皮肤湿疹、溃疡等证。治疗目翳,内服外用均可。本品性温燥燥,能伤阴助热,故阴虚多热者不宜用。
乌贼骨的作用
⒈ 制酸止痛作用 乌贼骨中所含碳酸钙,可中和胃酸,缓解呕酸及烧心症状,又可促进溃疡面炎症吸收,阻止出血,减轻局部疼痛.故可作制酸剂.实验表明: 其复方制剂乌贝散有明显吸附胃蛋白酶及中和胃酸的作用,可减少胃酸对胃溃疡面的刺激,亦减少蛋白酶对溃疡面的消化作用,能加速小鼠胃溃疡愈合.乌贝散除有对抗胃酸的局部作用外,似还有抑制胃酸分泌的类似抗胆碱能神经药物的全身作用,与其他几种常用抗酸剂比较,其体内作用大于其他各药,且作用持久;体外试验,其抗酸作用低于氧化镁、镁乳、钙镁片,而大于氢氧化铝凝胶.
⒉ 止血作用 其所含胶质、有机质和胃液作用后,可在溃疡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出血趋于凝结,故有止血作用.乌贼骨粉海绵可用作局部止血剂.
⒊ 接骨作用 将陈年海螵蛸、新鲜海螵蛸、自体骨植入人为家兔骨缺损处,结果表明: 海螵蛸有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尤以陈年海螵蛸作用最为明显,具有接骨作用.
⒋ 其他作用 海螵蛸水煎液给大鼠、小鼠灌胃,再给予Co60照射,动物存活率可明显提高;海螵蛸对血中5-羟色胺的含量亦显示有益作用,但对血小板数量和骨髓DNA含量则无明显改善.
骨缺损修复作用。
抗辐射作用。
抗肿瘤作用。
抗溃疡作用:海螵蛸因其所含的钙盐,能中和胃酸,因此可缓解泛酸及胃烧灼感等。
⒈海螵蛸能降低胃液总浓度,能防治胃溃疡。
⒉海螵蛸有抗辐射作用。
⒊海螵蛸有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尤以陈年的海螵蛸的作用更为明显。
⒋海螵蛸粉治疗浅度溃烂期褥疮有效。
⒌海螵蛸具有良好的磨擦和吸附作用,不仅可破坏病变的结膜上皮组织,又可能吸附有毒素和细菌的血液与渗出粘液,但本身无抗菌作用。
⒍乌贼骨中所含的碳酸钙,可作制酸剂。
7.新鲜乌贼中所含5-羟色胺及另一种物质,可能是一种多肽类(脑、腮、心含量较多)。
⒏人食乌贼中毒可能即此物质引起肠运动的失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