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又名荏、紫苏、苏、白苏、桂荏(《尔雅》)、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

苏子的功效:
苏子又名荏,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别名:紫苏子、黑苏子。苏子具有除痰降气,止咳定喘,润心肺,治胸闷气逆,大便不通功能。苏叶可食用,辣味苏叶咸菜,粘豆包、馒头熟底食用,清心开胃,增进食欲,常食有保健作用。
功能主治
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3~9克。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制法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炒苏子:取净苏子,照清炒法炒至有爆声。
药理作用
1、对血脂的作用
用含紫苏油的饲料喂鸡,能使鸡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但对小鼠无此作用,并导致小鼠颈部脱毛和皮肤损害;用含紫苏油的饲料喂兔,能增加其体重和肝脏重量,但对血浆及肝脏的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影响。
2、抑菌作用
实验表明:紫苏油(0.1%)对变形杆菌、黑曲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霉菌和酵母菌的作用明显强於0.05%的尼泊金和0.3%的苯甲酸。紫苏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但临床上对于葡萄球菌所致的疾病很少使用紫苏,而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所致的肠胃炎病,则有用之。紫苏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有发汗作用,亦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因而有止咳袪痰作用,故感冒咳嗽每多用之。此外,紫苏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故其行气和中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3、防腐、抗氧化作用
紫苏子经脱脂后的乙醇提取物有防腐及抗氧化作用。可用於食物和药品的长期贮存.其抗氧化作用较0.02%的BHT(2,6-二叔丁基对羟基苯甲醇)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