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的基本介绍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根据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姜形黄精的原植物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而大黄精(又名碟形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三者中以姜形黄精质量最佳。古代养生学家以及道家视之为补养强壮食品,更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

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省。滇黄精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
黄精是中医传统补中益气药,“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属药食两用中药,服用安全。《本草纲目》认为其“得坤土之精,为补养中宫之胜品”。因其味甘、性平、无毒,宜于久服,单用即有抗衰延年的作用,如古方黄精饼、黄精膏、黄精丸等是一味传统的延缓衰老中药。
中医认为黄精味甘,性平。具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的功效与作用。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一下中药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黄精的功效:
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强筋骨。
治虚损寒热,肺痨咳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治脾虚面黄,肺虚咳嗽,筋骨酸痹无力,及产后气血衰弱。
黄精的作用
1,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作用。
2,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新陈代谢。
3,降血压、 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4,有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5,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可单用熬膏服,或配川贝母,知母等同用;治劳嗽久咳,可配地黄,天冬,百部等同用。
6,用于脾胃虚弱。
7,黄精既补脾阴,又益脾气。若脾胃气虚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者,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
如脾胃阴虚而致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者,可与石斛,麦冬,山药等同用。
8,用于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9,治肾虚精亏,常配枸杞子等同用。
10, 治消渴,常配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等同用。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