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山茱萸是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缩尿,固经止血,敛汗固脱的功效与作用。常用于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尿频、遗精、大汗不止等症。湿热,小便淋涩者。食用需注意副作用。
山茱萸的基本介绍
山萸肉为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生于海拔400-1500米,稀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在中国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都有分布。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1.强心
山茱萸有强心作用,增加心肌收缩性和心输出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
2.抗炎、抗菌
山茱萸对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抗应激、抗氧化、降血脂
山茱萸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提高耐缺氧、抗疲劳能力,增强记忆力。山茱萸能提高红细胞中SOD活性,对抗脂质过氧化。其醇提物还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抗动脉硬化。
山茱萸的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法用量】
煎服,6~10g,急救固脱20~30g,或入丸剂。
【使用注意】
本品温补收敛,故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