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是治疗疾病最佳选择,对不同的疾病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而且不同的药在使用上,也是有着不同的方法,因此人们都是不能随意的进行选择,这样对疾病治疗,也是没有任何帮助,想要能够很好治疗疾病,就需要对药进行了解,天竺黄是治疗疾病很好的草药,那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有什么呢?>>>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对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很多方面,而且这样的草药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很多作用,所以选择它,对稳定自身疾病,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它是治疗疾病最佳选择。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天竺黄的功效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中药天竺黄的作用
竹红菌乙素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阀强度要优于消炎痛。竹红菌甲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培养的人癌细胞和小鼠移植性实体肿瘤有显著的光动力治疗作用。
中药天竺黄的应用
1.小儿惊风,中风癫痫,热病神昏。本品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之功与竹沥相似而无寒滑之弊。治小儿痰热惊风,常配麝香、胆南星、辰砂等,如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治中风痰壅、痰热癫痫等,常配黄连、菖蒲、郁金等;治热病神昏谵语,可配牛黄、连翘、竹叶卷心等。
2.痰热咳喘。用本品以清热化痰,常配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用。
【天竺黄】天竺黄的食用方法:
天竺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天竺黄用药禁忌:
1、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天竺黄。
2、孕妇禁用天竺黄。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天竺黄铅白霜丸
功效:主治小儿惊风,伤寒4-5日未得汗,摇头扑手,上窜,多啼叫,不睡,吃水无休。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1丸,冷熟蜜汤化下。
来源:《博济》卷四。
天竺黄赤金豆
组成:巴霜(去皮膜,略去油)1钱半,生附子(切,略炒燥)2钱,皂角(炒微焦)2钱,轻粉1钱,丁香3钱,木香3钱,天竺黄3钱,朱砂2钱(为衣)。
制法:上为末,醋浸蒸饼为丸,如萝卜子大,朱砂为衣。
用法:欲渐去者,每服5-7丸;欲骤行者,每服10-20丸,用滚水或煎药,或姜、醋、茶、蜜、茴香、使君煎汤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饮冷水1-2口即止,盖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也;如治气湿实滞膨胀,先用红枣煮熟取肉1钱许,随用7-8丸,甚者10-20丸,同枣肉研烂,以热烧酒加白糖少许送下;如治虫痛,亦用本肉加服,只用清汤送下。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天竺黄抱胆丸
功效:镇静化痰,防止抽搐。
主治:诸般疯狂癫痫,痰迷心窍。
组成:川郁金1两,天竺黄1两,雄黄5钱,白矾3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不落水猪心血捣匀为丸,如龙眼肉大,朱砂为衣。
用法:每日服1丸,以石菖蒲5分煎汤调下。
来源:《春脚集》卷四。
天竺黄清痰安眠汤
功效:健脾祛痰,安神定志。
主治:神经官能症。症见失眠,烦躁,多梦,伴头痛,眩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哭笑喜怒无常等,舌质红,苔薄,脉弦细。
材料:党参1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茯神15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炒枣仁20克,柏子仁2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原理:失眠多梦一症多为神魂不安所致,主要责之脾虚,心肝火盛,蒸湿成痰,痰火交阻而心烦不寐,噩梦纷纭,大脑得不到休息则变生他症。此方健脾祛痰,安神定志,铲除病因,则病得愈。方中党参、白术补气健脾;半夏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和中;竹茹清热和胃化痰;陈皮理气消痰,温胃止呕;枳实降逆破气,消胀;石菖蒲芳香,开心气利九窍而逐痰;远志、炒枣仁、柏子仁化痰宁心安神;合欢皮解郁安神;夜交藤养心安神;龙骨、牡蛎、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镇惊,诸药合用,共奏镇惊化痰,安神定志之功。
注意:痰盛者加天竺黄祛痰;肝郁气滞者,女性患者加香附、乌药,男性患者加香附、黄连;热盛者加黄芩、黄连清热;躁扰不安者加琥珀、朱砂镇惊安神;头痛者加天麻、钩藤、白蒺藜缓急止痛;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瓜蒌仁润肠通便。
天竺黄保婴镇惊散
功效:主治小儿急热惊风,痰涎壅盛。
组成:僵蚕5钱,朱砂4钱,胆星2钱,天竺黄3钱,川贝母2钱,雄黄1钱5分,金箔10张,法夏2钱,琥珀2钱,甘草1钱5分。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周岁以下每服1分,周岁以上酌增,白开水送下。
禁忌:脾虚泄泻忌服。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天竺黄人参煎
功效:主治小儿上焦风热,热渴引饮不止。
组成:天麻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天竺黄(研)1钱,甘草(生用)1钱,铅白霜(研)1钱,龙脑(研)半钱,丹砂(研)1钱。
制法:上药先将4味为细末,再入研了4味和匀,炼蜜煎为膏。
用法:每服1大豆许,用金箔、薄荷汤化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