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介绍
柿子,是秋冬季常食的水果,柿子的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同样柿子叶的功效与作用也不可忽视。柿子具体有那些功效与作用,且看下文介绍。
柿子,属于柿科植物浆果类水果,成熟季节在十月左右,果实扁圆,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桔黄色到深桔红色不等,大小从2厘米到10厘米,重量从100克到350克。
柿子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果品,甜腻可口,营养丰富,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非常高,尤其是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另外,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生柿能清热解毒,是降压止血的良药,对治疗高血压、痔疮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疗效。另外,柿蒡、柿叶都是很有价值的药材。

柿子详细的功效与作用
1、柿子能有效补充人体养分及细胞内液,起到润肺生津的作用。
2、柿子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碘,能治疗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3、柿子中的有机酸等有助于胃肠消化,增进食欲,同时有涩肠止血的功效。
4、柿子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机体对酒精的排泄,减少酒精对机体的伤害。
5、柿子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柿子的食用功效:
1、补充维C:柿子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所以吃柿子可以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
2、润肠通便:柿子富含果胶,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缓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另外,柿子和柿饼都可作缓和滋养品。并有止血润大便的作用,能缓和痔疮肿痛,止痔疮出血及直肠出血等。
柿子的药用功效:
1、止血:新鲜柿子有凉血止血作用;柿蒂有降逆止作用;柿饼和胃止血;柿叶有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咳血、便血、出血、吐血;有研究发现,柿子和柿叶对降压、利水、消炎、止血有着积极地疗效。
2、润肺化痰,生津止渴:柿子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3、解酒:柿子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可以帮助机体对酒精的排泄,减少酒精对机体的伤害。
柿子的食用方法:
☆ 治寒泻、水泻:柿饼2个,放饭上蒸熟食。
☆ 未成熟的柿子剥除外果皮,日晒夜露,经过1月后,放置席圈内,再经1月左右,即成柿饼。其味甘涩、性寒,有润肺、止血、健脾、涩肠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脾虚消化不良、泄泻、痢疾、喉干音哑。用法:生食、煎汤或烧存性入散剂。
☆ 治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痛:柿饼3枚(去蒂),清水和冰糖适量,蒸至柿饼绵软后食用。
☆ 治干咳咯血、久痢便血、小便带血:柿饼3枚去蒂切小块,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
☆ 治泌尿道感染、血尿:柿饼2枚,灯心草6克,同煮汤,加白砂糖调味饮用,每日2次。
☆食用柿子时将柿蒂收集起来,洗净、晒干,也可入药。其味苦涩、性平,有降逆下气之功效,主治呃逆。用法:9~15克煎汤;或入丸散。如治呃逆:柿蒂、丁香、人参各等分,水煎,饭后服;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
☆ 治小儿百日咳:柿饼1枚,去皮生姜4克,先将柿饼横切成两半,生姜切碎夹在柿饼内,以文火焙熟,去姜吃柿饼或用柿饼15克,罗汉果1个,水煎服,每日2-3次。
☆ 柿饼三个焙焦研末,冲开水服下,亦治吐血咳血。
☆ 柿蒂五个,烧炭存性研末,用黄酒冲服,治血崩(忌食辣椒、酒等)。
☆ 柿饼烧炭存性研末,每次6克,用陈米汤送服,治血淋(尿血)。
☆ 柿蒂六个,水煎服,一日两次,治呃逆或顽固性呃逆,若加地榆炭15克,同煎服,治痔疮出血。
☆ 柿蒂烧成炭研末,成人每服2克(小儿减半),一日三次,开水送服,治泄泻腹痛。
☆ 柿蒂焙干研末,搽患处,治小儿脐中流水。
☆ 鲜柿叶烧炭存性和川椒,共研细末,搽患处,治疮。
☆ 柿饼粥:柿饼2-3枚去蒂切小块,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有健脾润肺,涩肠止血作用,适用于体虚吐血,干咳咯血,久痢便血,小便带血,痔疮下血等出血症。有胃寒病的老人忌服;忌与螃蟹同食。
☆ 冰糖蒸柿饼:柿饼三枚(去蒂),清水和冰糖适量,蒸至柿饼绵软后食用。有润肺,化痰,止血作用。适用于高血压,痔疮出血,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痛等症。柿子食疗方推荐。
☆ 灯心柿饼汤:柿饼两枚,灯心6克,同煮汤,加白糖调味食用。有清热止血,利尿通淋作用。适用于尿道炎,膀胱炎,小便黄赤短少,排尿不畅,尿道刺痛,血尿等症。
☆ 柿叶3克,花生衣少许,研末,用温开水送服,连服两个月,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枣柿饼:软红柿子肉100g,红枣30g,白面粉200g,植物油少许。红枣洗净去核。将柿肉、红枣碾烂,与面粉混匀,加清水适量,制成小饼。用植物油将小饼烙熟即可。可作早、晚餐食用,1~2次/周。作用: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润肺通便,用于辅治肝阴不足导致的耳鸣、耳聋、口苦目眩、食少、倦怠、乏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