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婚龄问题,即男女完婚那天的实际年龄。婚龄大小,不仅关系到夫妇双方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未来子女的身心健康,是件大事。
古籍《用礼》、《曲礼》记载:“三十而娶,二十而嫁。”就是说,男子三十岁娶妻,女子二十岁出嫁。据说古代女子只有到来月经以后,才会把头发盘上去,媒人或外人看到,就知道这家的女孩子已经成熟,这样就可到这家来求婚说媒。女子一般是从来月经的那天算起,一年头上多插一根簪子,这叫做“数齿”,以簪子数说明之。
男孩子看不出哪天成熟,所以古人就将男子二十岁定为成人,并要给男孩行成人礼,叫“冠礼”,即将头发拿一根簪子簪起来,再戴一顶帽子,从这一天起就叫“丈夫”。在这天,古人还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这个男孩原来“名”的基础上再起一个“字”。古代成人之间都是互相称字,而不直呼其名,直称名是对人的不尊重。
可能有人会质疑:男女相差十岁结为夫妻合适吗?实际上,这是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