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养生 顺应四时
中医认为,人与大自然密切相关,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适应大自然的变化,才能生存,《内经》称为“天人相应”。所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关键。以自然界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凡太过即是“六y”,即为致病之邪。顺应四时,则化害为利。
调养情志 独立守神
生命活动,贵乎气机。正常情志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反之则气血逆乱。所以,《内经》反复强调保持情绪安定是延年益寿的重要保障。《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告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之喜怒哀乐皆为正常生理表现,但当变动过剧或持久不解,即违反常度,称为“过用”,此时七情即是致病因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皆为此意。《内经》不止一次强调情志过极之害。如《灵枢·口问篇》曰:“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生气通天》多次提出独立守神、凝神闭气的静功是防治疾病、避免衰老的重要手段,强调:“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