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食谱
      四季养生 疾病预防 养生视频 养生常识
      水果养生 两性养生 奇闻异事 养生图库

北京养生堂视频推荐:本文提供2013年2月20日播出的北京卫视(BTV)养生堂节目视频在线观看和重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冯兴华。主题是痛痹不留邪(2),主要介绍湿热邪气和气候的关系,湿邪和风湿病的关系,风湿病的舌诊,治疗风湿的中药和食疗等内容,本文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冯兴华,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原主任。
 
气候潮湿,比如一年中的夏秋之交这段时间,也就是中医讲的长夏,湿气较其他时间重。还有因为地域的不一样,气候也不同,比如南方多阴雨、多潮湿。这几种情况下,如果人体虚弱或者这种气候太过,就容易生病。同样,热邪往往依附风邪侵犯人体。热邪也常常与湿邪同时侵犯人体,中医称之为“湿热邪气”。
 
湿邪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有很多,上一期节目专家讲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湿邪是引起痹病(西医称为风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黄帝内经》里面有一句话叫“有渐与湿,以水为事”,就是说长期从事与水有关的工作,比如水产养殖人员、从事捕鱼业的人员等等,如果不注意也容易生病。
 
中医认为“湿”和“热”都是一种有形的物质,水为湿之渐,“湿邪”重,逐渐就会形成“水”,表现为关节肿胀或者肢体肿胀。就好像浇花,浇的合适,花就健康的生长;但浇多了,就容易淹了。
 
《内经》中说:“热盛则肿”。关节肿胀除在湿痹时可以出现关节肿胀,当关节发热的时候关节也往往会有肿胀。
 
 
 
针对湿热入侵,看舌要看舌体(舌质)和舌苔两部分。
 
舌体是指舌的肉质部分;舌苔是指附着在舌体上的苔状物。舌质正常是淡红色,如红色加重甚至是绛红色,说明有热象。
 
舌苔正常有一层薄白苔,如苔色黄色明显或黄厚,都是热象。舌苔厚腻是身体湿热偏盛的一个重要特征。
 
 
 
专家介绍,生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具有清热的作用,苍术、生苡仁利湿为主。
 
黄柏既可清热,又可利湿。藤类药材也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常用药物,比如白虎苍术汤等。
 
 
 
薏米,甘、淡微寒,是祛湿的好食材,适合做粥,入药。用量大,一般要用30克。
 
 
《神农本草经》:“主筋脉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但薏米也分生和熟,生薏米清热除湿,利水消肿,用于关节肿痛,古代很多治疗风湿痹病的处方中都有生薏苡仁。如《类证治裁》薏苡仁汤,《温病条辨》宣痹汤等。
 
炒薏米可以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湿盛之泄泻。
 
养生堂视频20130220在线播放将在2.20稍后更新发布)
 
20130220养生堂视频和笔记:冯兴华讲风湿,湿热邪气,痹症,祛湿
相关阅读

进入养生堂视频栏目

热门文章

回到久久养生网首页

推荐阅读
回顶部
@ Copyright 2015 久久养生网(m.99x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