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磊都是穷人,垫在社会最底层,当初认识时双方年龄都很小,我19岁,小磊20岁,为同一个老板打工。公司里多是势利眼,尤其看不上我和小磊这种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凄凉的处境让我们同病相怜,越走越近,最后就成了男女朋友。

小磊的家在豫西农村,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父母都是农民;我比他稍好一些,小镇上长大,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为补贴家用,母亲借着自家的门面房做些小生意,也算衣食无忧。恋爱第二年,我向父母介绍了小磊,他们很仔细地打听有关小磊的每个细节,我妈不大满意,觉得对方家庭负担重,经济条件差,劝我再考虑。我爸略开明些,他说先处着看看:"你们还年轻,谁知道以后会怎样。"
小磊知道自己不受待见,工作上愈发努力,他其实头脑灵活,再加上肯用功,事业慢慢有了起色,从一个小小的销售员慢慢成长为小组长、副经理、经理。当然了,这是个小公司,所谓的经理不过是个待遇稍好的高级销售员,但对于我们来说,已是莫大安慰。
再说说小磊的父母,他们早知儿子在公司里谈了个女朋友,按照农村规矩,准媳妇是要登门拜访婆婆的,可他们家太远,我们平日也忙,直至婚前也就回去过一次。但每隔十天半个月,我都会给小磊家打个电话,说些客气话,请他们注意身体,有时也提到他们在老家不易,问需不需要寄些钱回去。婆婆总是推辞:"不用了,你们挣钱也辛苦,我们老两口自己挣自己花,够了,只要你们别浪费钱,我们就心安……"老人的话让我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挺幸运,碰到这么个贤惠明理的婆婆。
和小磊的恋爱谈了四年,我们手里也有了十几万元的积蓄,趁着工作便利(我们在房屋中介上班),买了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当然只付了首付,贷款10年。交完钱后,我们便成了彻头彻尾的穷光蛋,差点儿连当月的生活费都凑不出,更别提房子装修和添置家具了。我曾暗示小磊,能不能跟家里要些救济,小磊也试着跟家人打过电话,但公婆一口拒绝,他们说把几个孩子抚养成人已花光所有积蓄,现在,彼此都不要再指望对方。
盼未来 满怀憧憬
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我什么都没说,一切靠自己吧。话虽这样说,做起来却难,总不能在新房里打地铺吧?我不得已把眼前窘境告诉妈妈,那时我妈已接受我和小磊恋爱的事实,她第二天便往我的卡上存了1万元,这是救命钱,靠着这些钱,好歹添置了床、桌椅、厨具等用品,总算把日子续了下去。
2009年年底,我和小磊结婚,婚礼办得简单,只在城里领了证,然后回各自老家摆上几桌喜宴。小磊是家里第一个结婚的男孩,按照习俗,婚事是要大操大办的,但婆婆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劳老辈去操心,他们不看重那些虚套。我没想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婆婆竟有如此精辟见解,心里原有的几分不满竟也转化为佩服,我对自己说:行啊,婆婆的做派够洋气,他们不啃小,我们不啃老,彼此相安无事,倒也清静。
去年夏天我有了身孕,这本不是计划之内的事,毕竟我和小磊还处在奋斗期,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养育一个孩子。我打算做人工流产,可话一出口,双方老人都不同意,我爸妈觉得我的年龄已经不小,如果不要头胎孩子,很容易留下后遗症。婆婆更是热心,第一次主动给我们打来电话(平时都是我们给他们打,倘若他们有事,也是把电话打到手机上,只响铃两下,然后挂掉,等着我们回拨过去),婆婆说孩子一定要留下来,那是他们家的长孙,别担心没人伺候,他们老两口随时准备着,要人出人,要钱出钱。
婆婆的话让我吃了定心丸,既然已无后顾之忧,那就生吧。当时双方达成协议,怀孕6个月时婆婆过来帮忙,然后一直待到孩子上幼儿园,此后如有需要,随叫随到。我憧憬着婆婆到来的日子,长期以来,婆婆给我的印象是做事利索,吃苦耐劳,她一定能让这个家改头换面。
我太天真,完全料不到等着我的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