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孩的确是个高手,但为了老公,我竟然说,那我还要感谢你啊!好吧,既然你这么通情达理,我也愿意接纳你,你回来吧。”女孩子沉默了一会儿,像在思考一样,其实我知道她在故做姿态。片刻之后,她说:“好吧大姐,既然你这么贤慧善良,那尊敬不如从命了。”
我如释重负的放下电话,老公紧张的看着我,我说:“搞定了,她同意回来见你。”老公的表情很复杂,看不出是感激还是欣喜,总之里面有好多内容,我从来没见过他的这种表情。我开始给他们张罗着租房子,买电器,等做完这一切,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奇怪。
特别当看到老公和那女孩小别重逢的表情,看到他们双双住到我给他们布置的新房里,而自己独守空房时,我不禁问自己这是在做什么呀?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点评:
从雨依描述自己目前婚姻状况的故事来看,我们看不出雨依有什么痛苦和愤恨,在她的生活中已经完全看不到她自己的影子,完全失去了自我。当初,选择婚姻时她选择做了一个“孝顺”女儿,顺从了父母之意,我们看不出她本人的自立精神;
婚后, 又完全顺从丈夫,将自己仅有的一点自立标志---工作也辞掉了, 在她的显意识,潜意识层面只有父母,丈夫和孩子,惟独没有自己。她的行为像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与一个同性小伙伴在共同分享一个丈夫。
如果现实生活中雨依真的是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也罢了,问题的关键是, 现实中她早已过了玩这种游戏的年龄, 并已为人妻,为人母。那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幼稚呢?从文中仅有的家庭背景来看,她出生成长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条件十分优越,但她本人并没有因此而真正长大成人。
从心理年龄上看,她就是一个心智没有长大的小女孩。一个小女孩的心智模式会完全依赖于父母,没有真正完成与父母在心理层面的分离,更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格和价值观,自主自强就更谈不上了。此时的她会为了自己的依恋和安全需要千方百计地讨好身边的依恋对象,她内心最大的恐惧是害怕失去丈夫。
因此,她为了讨丈夫开心,不让丈夫离开自己,从而做出愿意选择与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 在我们日常婚姻情感类的心理辅导中, 类似的个案很多, 如要改善, 首先从关注自我心灵层面上的成长开始。建议雨依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辅导帮助, 相信总有一天她会完全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