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疼 能忍都忍住
第一次见到孙月是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齐刘海,扎着两个小辫子,个子和同龄孩子相比略矮小,可能是因为刚手术不久,脸上有些许蜡黄,没有了孩子的活跃,而是虚弱、憔悴。病房里,妈妈和74岁的外婆在有限的探望时间里,忙着给孙月准备晚饭。看见记者,外婆马上迎上来,红着眼眶小声地说:"救救我小孙女,求你们了。"而刚做完手术的孙月,躺在病床上也在坚持翻看着肾病科普书籍,为的只是赶快把自己身体养好,早日回学校。"手术过后,大人都忍不住叫疼,她却一声都没有叫过。"记者一走进病房,负责孙月的医护人员就对孙月赞不绝口。用生命本身的力量来战胜生命的痛苦,孙月忍着一切痛苦抗争,不向病魔屈服。每次抽血、打针,因为怕妈妈为她担心,再痛都只是咬住自己的手指,忍住。为了省医疗费用,孙月坚持不用术后一切止痛药物,当被问到伤口怎样时,她说:"肯定还是痛,但是能忍都忍住,这么大了,哭叫别人看见也不好。"在生病前,因为孙月很喜欢表演,她从小就有一个"北影梦"。这场疾病也让她改变了自己的梦想,现在更想当一名幼教,去照顾更多的孩子,体验因为病魔而缺少的那部分童年。"而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赶快养好自己,好好读书,长大了帮着妈妈还钱。"孙月笑着告诉记者。
为了救孩子说出隐瞒了14载的秘密
尿毒症做肾移植,亲属是最合适的捐献者。"妈妈,为啥我们不能做肾脏配型啊。"面对孙月的疑问,孙天群总是以"我的肾也是坏的"来骗她。而后巨额的医疗费用压得孙天群喘不过气,甚至说出气话:"算了,不医了。"可是气话归气话,孙天群还是为了孙月的医药费四处奔波,民政找了,亲戚借了,还是无法填补这如无底洞的药费。所以她选择出说出这隐瞒了14年的秘密。
14年前,孙天群和她当时的丈夫商量之后决定领养一个女儿,2002年,经人介绍,孙天群领养了孙月。但在2004年,孙天群的丈夫不愿意再继续抚养养女孙月,于是选择了离婚。从此,因为没有房子和多余的收入,孙月就跟着妈妈住在了年迈的外婆家。孙天群是一家私人制衣厂的一名员工,她微薄的收入支撑着整个家庭的生活和孙月的一切开支。而令孙天群欣慰的是,孙月非常懂事乖巧,是一个"小大人",总是为她分忧解难。本无血缘关系的母女,只因亲情早已浸透彼此血液,不可分离。

14岁女孩患尿毒症 为了救孩子说出隐瞒了14载的秘密
为了与病魔抗争,筹集医药费,在亲戚的帮助下,孙月他们用上了众筹软件,注册信息时,孙天群不得不说出自己视如己出的女儿是"捡来的","本想等到她毕业成家之后才告诉她,免得给她留下阴影。"说完,孙天群哽咽了。得知自己身世后的孙月没有多想,反而更离不开妈妈了。
辗转检查才得知患上尿毒症
泌尿科主任医师林涛,主要负责孙月的手术跟病情的跟进。他告诉记者,孙月的肾移植成功,在等一个月孙月就可以出院,除了一定的防排斥、感染药物以外,后续治疗根据孙月身体情况而定。两年前,年幼的孙月就陷入了记忆力不好的"怪圈",爱学习的她,总是学习到晚上12点,可是第二天能记住的东西,几乎所剩无几。
去年九月份,就开始了吃不下饭、乏力、指甲盖泛白的症状,妈妈孙天群一直以为孩子贫血,就给孩子补充营养。直到在体育课上,极度乏力的孙月连正常的热身跑步都无法完成,在体育老师的建议下,孙妈妈带着孙月辗转了三个医院做检查。最终,在今年2月15日,在成都陆军医院孙月被确诊为尿毒症。2月22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进行尿毒症腹透植管手术。透析、吃药,高额的费用彻底击垮了这个原本没有什么 经济收入的家庭,孙月学校募捐1万多,以及家里仅有的2万块积蓄很快花光了。不到半年时间内,共花掉约6万元。看着孩子那么小,而又无法支付高昂的药费,唯有换肾才能让孙月拜托透析的痛苦,挽救她的生命,但肾源又如此紧缺,这一切对于单亲妈妈孙天群来说都是难题。
幸运的是,今年7月8日晚上十二点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肾源配型成功的通知,肾不等人,孙天群连夜带着孙月来到医院,第二天下午四点孙月被推进了手术室,泌尿科主任医师林涛亲自操刀,经过六小时的手术,孙月手术成功既让孙天群高兴又让她犯愁,筹集手术费是这个家庭最大的难题,因为向亲戚借的4万多元还不够手术的零头,现在已经欠医院费用10余万元,术后将有很长的时间需要服药克服排异反应,她咨询过,新农合医保对移植手术报销的比例不高。
因为要照顾女儿,孙天群无法上班,现在家中基本没有经济来源,她说:"如果社会募捐,救我的女儿,我会原封不动的把钱给医院,只要我女儿的手术费用交齐,后续费用我都靠自己。"四川名医 陈宣榕 矿美玲 摄影报道 编辑 敬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