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相亲路
“最开始还是有期许的。”玲子说,随着一次次相亲,她发现个性慢热的自己完全不适合这种“快餐文化”。“人人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在很短时间内通过长相、言语、行为去分析坐在对面的那个人,看对眼了就开始谈。即便确立了恋爱关系,一旦发现不对马上抽身走人,这种怎么会产生感情?”
经历了20多次失败相亲后,玲子身心俱疲,写了一篇《论28次相亲》的文章送给自己。文章中,她得出的结论是,相亲的功利性太强,完全不适合她这种仍然相信并期待爱情的女人。
病理性排斥
速食、不真诚,像做生意一样衡量利益与得失……文章中,玲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列举了相亲的一些弊端,这些都让她对相亲变得越来越没有兴趣。
去年开始,玲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对相亲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但是,有时候碍于同事和朋友的面子又不得不去。见面过程中,玲子根本不抱希望,她甚至感觉男方的回应对她来说是一种骚扰。
“家人的介绍我还可以任性拒绝,但是同事甚至是领导的介绍,我怎么可能不去?”玲子说,如今,她一方面疲于应对不得不去的相亲,一方面又从内心深处担忧着个人问题,同时又清楚地知道,自己通过相亲找到爱情的几率太小。
“太矛盾了,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玲子说,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今,一旦有人给她说相亲的事,她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躲,情绪会出现相当焦虑的状况。严重的时候,她会出现眩晕呕吐的症状,需要到医院治疗才能缓解。
“相亲相到想吐,我可能还是第一个吧。”玲子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