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皮肤科每天收到10多个被蚊子“袭击”的患儿,医生建议防蚊最好用蚊帐
最近一周,大坪医院、重医附二院皮肤科每天都会收到10多个被蚊子叮咬的患儿。夏天一到,就预示着妈妈们和蚊子又开始了一场拉锯战,她们纷纷开始购买驱蚊手环、中药驱蚊包、婴儿蚊香、小蜜蜂紫草膏,以及泰国、日本、韩国等各类防蚊产品。

然而专家却提醒,不要给婴儿乱用驱蚊产品,很多产品没有科学依据。
蚊子凶猛 医院曾日收10多个患儿
“医生,娃儿遭蚊子咬了几个红包包,擦了驱蚊花露水、风油精一点效果都没有,啷个回事啊?”昨天,大坪医院皮肤科,张女士向医生着急地讲述8个月大儿子的病情。
“每年5月后,蚊虫叮咬的患儿就增多,最近一周最多,每天都有10多个。”大坪医院皮肤科主任伍津津介绍。
重医附二院皮肤科主任邓娅介绍,最近一周以来,科室每天都会接到4—5个被蚊虫叮咬的患儿。邓娅提醒,被蚊虫咬后,如果儿童不时挠痒,挠破皮肤的话,很容易引起链球菌感染。
邓娅提醒,蚊虫叮咬更严重的是可以传播一些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驱蚊产品 不少妈妈偏爱国外品牌
为让孩子不被蚊子袭扰,很多妈妈在朋友圈、微博上号召大家一起海淘泰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外的一些所谓安全高效的驱蚊产品。
壮儿妈和瞳瞳妈给孩子选的驱蚊产品是小蜜蜂紫草膏。瞳瞳妈说,这是有经验的同事介绍的,说安全无副作用。她就在网上海淘回来,孩子用了一个月,感觉效果不错。
萌萌妈、草莓妈及另4位母亲,则给孩子选择的驱蚊手环。萌萌妈介绍,婴儿手环就是让孩子戴在手腕上驱赶蚊虫,这让她感觉更安全些。
辣妈悦悦的女儿5岁,她为女儿选择的驱蚊方式比较传统——利用中药驱蚊包。她说,这种药包一般一个月换一次足矣。
25岁的然然妈表示,儿子1岁,因担心药膏和手环之类的驱蚊产品对孩子不好,她采取了最原始的驱蚊方法——挂蚊帐。她说,蚊帐装上后,她还发现了一个好处,可防止孩子摔下床。
驱蚊有讲究
驱蚊花露水 宝宝使用也有不少讲究
那妈妈们所用的这些五花八门的驱蚊产品是否安全可靠呢?有着“中国第一药师”美誉的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曾就此发了一个名为《没有科学依据的驱蚊产品 不要给婴儿使用!》的长微博,提醒家长:不要给婴儿乱用这类产品,很多产品没有科学依据,还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
在长微博中,冀连梅具体说了一些家长帮孩子驱蚊时的误区,以及如何正确帮孩子驱蚊,以及被咬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花露水 适用半岁以上宝宝
花露水中主要含的是避蚊胺(DEET)或驱蚊酯,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避蚊胺是1946年由美国农业部开发研制的,是研究和应用最广的驱蚊成分,至今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两方面仍是其他产品的“参考标准”。
美国儿科医师协会认为2个月以上宝宝就可使用含DEET30%以下的产品,加拿大卫生部认为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用,按说明书正确涂抹使用是安全的。
使用驱蚊花露水时,应该用于暴露在外的皮肤上,如喷在衣服上,露在外面的皮肤还是会被蚊子咬。涂抹时不能接触伤口,在耳朵上也要少用,但不要涂在宝宝手部,以防止吃手把花露水吃到肚子里。从室外返回室内后应立即用含皂液的水清洗掉身上的驱蚊液。
这些产品 驱蚊没有科学依据
如何购买驱蚊类产品呢?冀连梅建议,应去正规商场或药房购买,买正规厂家生产产品,产品包装上应含有下列重要信息:生产批号、有效期、有效成分、如何正确使用等。
对于网淘驱蚊类产品,冀连梅并不赞同,她认为网淘的产品没办法保证质量,并作出提醒:网购的驱蚊手环,中药驱蚊包、婴儿蚊香等没有科学依据,不要给婴儿使用。
而不少妈妈喜欢选购的“小蜜蜂紫草膏”,其实是不适合婴儿使用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紫草科植物成分口服具有肝毒性,而在法国,含有该成分的外用药膏也不允许出售。作为外用产品,其更适合两岁以上的宝宝。小蜜蜂紫草膏在官网上的介绍是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相当于中国风油精的作用。
防蚊有办法
蚊子叮咬咋处理 可用鲜芦荟消炎
被蚊子叮咬后该如何处理呢?应立刻使用碱性肥皂水冲洗被叮咬处,可防止起包。
接下来可使用持续凉敷的方法消肿止痒,如取毛巾包冰块敷在被咬的部位,每两三个小时进行一次。同时可使用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并尽量避免宝宝抓挠。
如果宝宝抓挠后有伤口,可考虑使用芦荟促进伤口愈合,通常推荐新鲜芦荟的汁液,成品芦荟胶的作用并不明显。另外,过敏体质的宝宝应避免使用芦荟汁,以防过敏。
蚊虫叮咬后个别宝宝可能会有过敏反应,被叮咬处,红肿得很严重,所以如果宝宝属于过敏体质,蚊虫叮咬后的症状比较严重,可在户外活动之前的两三个小时内服用一剂脱敏药,比如氯雷他定糖浆或者西替利嗪滴剂,被咬后尽快服用脱敏药也能消炎止痒。
宝宝要驱蚊?最好用蚊帐!
重医附二院皮肤科主任邓娅介绍,孩子皮肤娇嫩,免疫能力尚不完全,海淘回来的驱蚊产品,很多并没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所以使用起来并不让人放心。像“小蜜蜂紫草膏”,其主要成分紫草科植物,含有大量生物碱,这是一种肝毒素,可诱发肝功能衰竭。
最近网上热传的大蒜驱蚊、服用维生素B1驱蚊的办法,邓娅和伍津津都表示,没有科学道理。二氧化碳诱蚊灯可用,但最好放在离地面1—1.5米处。用时要关闭家里所有的灯源。不要用眼睛盯着看,否则会损伤视力。
邓娅建议,孩子驱蚊最好用物理方法。尽量让宝宝穿浅色衣服,因深色衣物吸引蚊虫的注意;另外,卧室里最好使用蚊帐以防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