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食谱
      四季养生 疾病预防 养生视频 养生常识
      水果养生 两性养生 奇闻异事 养生图库

  11岁的男孩患罕见“猫叫综合征” ,至今他仅能说10个字以内短句,尚不能表达大小便需求,对表情不敏感,眼神接触几乎没有,甚至有攻击性行为。
 
  2014年8月25日,上海市国际医学中心,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医学遗传学专家沈亦平教授安抚患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检查。
 
  8月25日9时许,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门诊大楼的二楼诊疗室,两名专家正对11岁的“猫叫综合征”男孩及其家长作面对面会诊。
 
  从外观看,该患儿头部明显偏小,走路时肢体并不协调,会诊期间,患儿虽可以坐定,但表现的有些烦躁,不时会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猫叫综合征病情罕见发生
  这名患儿是上海人,出生后42天检查时被发现面部异常、喂养困难,伴有害怕声音、光、陌生人的现象。3岁时,通过染色体检查,发现5号染色体缺失,被确诊为“猫叫综合征”。至今,患儿仅能说10个字以内短句,尚不能表达大小便需求,对表情不敏感,眼神接触几乎没有,甚至有攻击性行为。上个月,患儿出现入睡困难,且反复夜醒,家长将患儿带到医学中心治疗。
 
  会诊确定引入基因芯片检测
 
  因为该病症是因染色体部分缺失,此次国际会诊由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多点执业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李斐教授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医学遗传学专家沈亦平教授等共同完成。
 
  通过国际会诊后,专家医生对患儿近期的症状进行了干预,制定了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完成基因芯片检测。
 
  参与会诊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多点执业医师李斐教授解释,很多发育行为儿科疾病都涉及到行为异常。事实上,行为异常只是表象,除环境因素外,表象背后往往涉及遗传学背景或基因变异基础。
 
  “这例患儿已经是第三次来中心就诊,第一次到中心时,患儿多动,绕着椅子旋转了约有40分钟才停,且无法安静地坐定,无法表达大小便需求。”李斐说,通过干预,患儿睡眠有了改善,可以坐定,在昨天还自己小便,“对常人来说,这些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患者却很难独立完成。”
 
  李斐补充,该例患儿的父母均是健康人士,孩子出现此症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本次引入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意义在于,通过芯片测定可以更加精确地对缺失基因进行定位、定量分析,其检测结果有助于为该患儿今后长期疾病管理提供预见性指导意见。
相关阅读

进入奇闻异事栏目

热门文章

回到久久养生网首页

推荐阅读
回顶部
@ Copyright 2015 久久养生网(m.99xr.com)